
防甩頭裝上後,機車低速時比之前容易倒,不知道
機車裝陀螺儀讓低速時不會東倒西歪可行嗎?
不然就要想個法子讓車子低速時防甩頭的作用小些。
看看各位先進的看法。
先謝啦。

|
![]() |
『帖子主題』機車裝陀螺儀讓低速時不會東倒西歪可... |
![]() 防甩頭裝上後,機車低速時比之前容易倒,不知道 機車裝陀螺儀讓低速時不會東倒西歪可行嗎? 不然就要想個法子讓車子低速時防甩頭的作用小些。 看看各位先進的看法。 先謝啦。 ![]() | ||
![]() 重車實車的防甩頭原理是在高速遭遇坑洞時保有車體的安定性,防甩頭的作用也在瞬間力量轉動產生作用,也就是一般轉向的速度沒差異,快速瞬間轉向產生阻尼緩衝,沿用到RC機車,過緊的阻尼會讓機車失去陀螺作用,過鬆則會高速過彎產生晃動的不穩定性,鬆一點低速好跑,緊一點則過彎時瞬間大油門加速與高速穩定,而要達到一個操控良好的目的,就必須在其中達到一個平衡點,太緊的防甩頭阻尼,即使裝上陀螺儀也無法發揮效果,所以常見一些車友改裝法,一端裝阻尼,但是不要過緊,另一端裝設彈簧,目的在於彈簧那邊提供應有的陀螺效果,瞬間過大的力量,阻尼可以吸收,達到防甩,至於阻尼多緊,彈簧的選用,需要一次次測試調整應該就可以達到您要的效果,很多東西都只是原理搞通就行了,希望對您有幫助! 「該帖子被 mickyteng 在 2007/2/26 下午 08:07:50 編輯過」 | ||
|
![]() "一端裝阻尼,但是不要過緊,另一端裝設彈簧,目的在於彈簧那邊提供應有的陀螺效果,瞬間過大的力量,阻尼可以吸收,達到防甩" 謝謝大大的說明。關於上述還是有些不清楚的地方想再請教: 彈簧的目的,原本是不是用來緩衝轉彎時破壞前輪陀螺效應用的,這與您說低速時用來提供陀螺效果的差別為何? 另外,阻尼可吸收瞬間過大的力量,但低速時仍會造成前輪的陀螺效應不佳(阻尼讓龍頭更難轉,不管有沒有彈簧),這如何由彈簧來彌補呢? 我跑的場地(新竹後火車站停車場),地面很不平,所以防甩阻尼用到40wt(約500pcs)。可是又希望低速可以穩定,才會動到陀螺儀的腦袋。希望有兩全其美的辦法。^_^ | ||
|
![]() 彈簧的目的主要是在連動裝置中達到陀螺效應的目的,而瞬間力量由阻尼吸收,一般目前所見的防甩頭,大多是由像避震器架構達成,所以跟真實車輛的防甩頭不盡相同,所謂避震器架構就是無段式,直接可以壓到底,有機會的話,您找台重車看看他的防甩裝置如何作動,目前RC領域,從國外論壇上聽說SF506的防甩頭是像真車一樣的架構,不過我沒玩過SF506的車子,需要由玩過的人來確認~ 您可以試試緊跟鬆在高速與低速的差異,通常低速與高速跟難完全兼顧,只能取得一個平衡點~ 您參考 您也可以請教證中大與阿偉大,看看他棉豐富實戰的設置~^^ 「該帖子被 mickyteng 在 2007/2/26 下午 09:41:37 編輯過」 | ||
|
![]() 該內容引用 sahwang 在 2007/2/26 下午 07:22:01 發表的內容: 防甩頭裝上後,機車低速時比之前容易倒,不知道 機車裝陀螺儀讓低速時不會東倒西歪可行嗎? 不然就要想個法子讓車子低速時防甩頭的作用小些。 看看各位先進的看法。 先謝啦。 ![]() 陀螺儀我沒裝過 不過以國外經驗似乎不是很好的選擇 如果你比較注重低速穩定性 不彷把球頭間隙搞大一點 間隙對遙控機車有粉大的引響 並非零間隙 你試試看就能體會了 經驗啦!希望對你有幫助. ![]() 沖沖沖洗澎澎來去溯溪 | ||
|
![]() 謝謝阿偉大,昨天也有與證中大請教過,低速穩定性與高速防甩同時兼顧(我指的是兩個都要做到最佳,而不是一個均衡或彼此妥協)在小車上應該粉難做到。 如您所說,龍頭的間隙大些,對低速的穩定性幫助頗大 (我是調上下三角板的夾的緊度)。高速時遇到地面的震動,前車輪感覺會比間隙小時容易晃,但還不至於翻車就是了。 | |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