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幾天把輪胎、尾翼、變形的擺臂、陪林跟差速油也都換新的
整台看以來跟新的一樣∼爽度100%
哈哈哈∼看看我的配置
電變:castle mamba max 100A
電池:3S 3000mah 30C
馬達:外轉無刷,4000KV,14t馬達齒
伺服機:ACE DS1015
接收:FUTABA 2.4G
避震油:前後35wt,原廠軟彈簧
差速油:前3000、中5000,後1000
輪胎:原廠小胎
車重:1830g


這台車玩了好久,當初是買PRO版的直接改成電車,
我覺得不管是品質或是趣味度,CRT.5真的非常耐玩的一台車
不管是膠件或是金屬件都有一定的水準
比較容易有問題的,大概只有前投影版跟固定擺臂差銷的小零件
因為下擺臂受力點的關係,這個投影板很容易變形,而且原廠沒有出改裝件
至於上擺臂的正反牙螺絲也是容易變形的地方
不過變形了其實敲回來就好了
如果覺得爽度不夠,這些也都是很便宜的零件,換掉就好了

至於原廠的改裝件大概都差不多上去了
因為一買來就把改裝件裝上去
所以我也不知道到底有沒有差別,因為實在玩不壞∼

CRT.5這台車,HN改過二次版,
第一次的改版是針對底版,長寬各加長了約14mm

加長的目的,我想主要是讓消費者可以使用標準型的伺服機
不過這也間接造幅了改電的玩家,讓電裝位置的規劃更容易些
這是改版後可以放標準伺服機的壓板
因為不需要用到煞車,所以我直接把後段裁掉

其他修改的小地方有後面的中央補強桿的位置換邊了,新版的換到左邊去了

第二個是前防撞版的樣子,新版的變成單片式的,也往內縮了約2公分
但是我還是比較喜歡舊版的樣子,看起來比較有貨卡的感覺

第二次是球頭版,因為一開始就改了原廠硬陽C座,所以就沒換球頭版的套件了
CR跟CRT.5都有球頭版,不知道C座跟球頭跑起來有什麼差別??

這台車剛開始我是用1/10的大腳胎下去跑
中置式的馬達座搭配3300KV的內轉無刷,

雖然全車重達2.5公斤之多,搭配上3S的電池倒也算猛暴
但是充其量也只是活動式的放電器,因為車子太笨重了
架高的馬達跟換裝大輪胎導致重心變高,
三不五時就翻車,真的是翻到無語問倉天∼
沒辦法∼技術不好就只好從車子下手了
首先為了增加操控,只好把大胎換回原廠小胎
架高的馬達座換成側躺式的JACKIE牌輕量化馬達座

其次是馬達跟電池的減重
左邊這棵580H外轉無刷本來是買給CR用的,因為表現很不錯
賣家後來又出右邊這款加長板,所以580H就淘汰下來給CRT.5用

值得一題的是580H的重量,比原本的馬達輕了有一半之多∼
不過2000KV搭配3S的轉速實在太低,即使大幅減重後
跑跑小場地還好,如果有長一點的直線,馬上就有尾速不足的窘迫感
即使配到20T的馬達齒,也還是差強人意
在統一電池規格的前提下,實在不想另外買4S的電池
但是又找不到合用的馬達
剛好看到拍賣有人在修改無刷馬達的KV值
二話不說馬上寄過去,請賣家幫忙改成4000KV
試用結果非常滿意,目前馬達齒降到14T,
配合大幅減輕的車重,不管轉向、起步及加速都有不錯的表現
目前這樣的配置,我個人覺得算是完成度非常高




同文貼於北部桃園無刷同樂會
整台看以來跟新的一樣∼爽度100%
哈哈哈∼看看我的配置
電變:castle mamba max 100A
電池:3S 3000mah 30C
馬達:外轉無刷,4000KV,14t馬達齒
伺服機:ACE DS1015
接收:FUTABA 2.4G
避震油:前後35wt,原廠軟彈簧
差速油:前3000、中5000,後1000
輪胎:原廠小胎
車重:1830g


這台車玩了好久,當初是買PRO版的直接改成電車,
我覺得不管是品質或是趣味度,CRT.5真的非常耐玩的一台車
不管是膠件或是金屬件都有一定的水準
比較容易有問題的,大概只有前投影版跟固定擺臂差銷的小零件
因為下擺臂受力點的關係,這個投影板很容易變形,而且原廠沒有出改裝件
至於上擺臂的正反牙螺絲也是容易變形的地方
不過變形了其實敲回來就好了
如果覺得爽度不夠,這些也都是很便宜的零件,換掉就好了

至於原廠的改裝件大概都差不多上去了
因為一買來就把改裝件裝上去
所以我也不知道到底有沒有差別,因為實在玩不壞∼

CRT.5這台車,HN改過二次版,
第一次的改版是針對底版,長寬各加長了約14mm

加長的目的,我想主要是讓消費者可以使用標準型的伺服機
不過這也間接造幅了改電的玩家,讓電裝位置的規劃更容易些
這是改版後可以放標準伺服機的壓板
因為不需要用到煞車,所以我直接把後段裁掉

其他修改的小地方有後面的中央補強桿的位置換邊了,新版的換到左邊去了

第二個是前防撞版的樣子,新版的變成單片式的,也往內縮了約2公分
但是我還是比較喜歡舊版的樣子,看起來比較有貨卡的感覺

第二次是球頭版,因為一開始就改了原廠硬陽C座,所以就沒換球頭版的套件了
CR跟CRT.5都有球頭版,不知道C座跟球頭跑起來有什麼差別??

這台車剛開始我是用1/10的大腳胎下去跑
中置式的馬達座搭配3300KV的內轉無刷,

雖然全車重達2.5公斤之多,搭配上3S的電池倒也算猛暴
但是充其量也只是活動式的放電器,因為車子太笨重了
架高的馬達跟換裝大輪胎導致重心變高,
三不五時就翻車,真的是翻到無語問倉天∼
沒辦法∼技術不好就只好從車子下手了
首先為了增加操控,只好把大胎換回原廠小胎
架高的馬達座換成側躺式的JACKIE牌輕量化馬達座

其次是馬達跟電池的減重
左邊這棵580H外轉無刷本來是買給CR用的,因為表現很不錯
賣家後來又出右邊這款加長板,所以580H就淘汰下來給CRT.5用

值得一題的是580H的重量,比原本的馬達輕了有一半之多∼
不過2000KV搭配3S的轉速實在太低,即使大幅減重後
跑跑小場地還好,如果有長一點的直線,馬上就有尾速不足的窘迫感
即使配到20T的馬達齒,也還是差強人意
在統一電池規格的前提下,實在不想另外買4S的電池
但是又找不到合用的馬達
剛好看到拍賣有人在修改無刷馬達的KV值
二話不說馬上寄過去,請賣家幫忙改成4000KV
試用結果非常滿意,目前馬達齒降到14T,
配合大幅減輕的車重,不管轉向、起步及加速都有不錯的表現
目前這樣的配置,我個人覺得算是完成度非常高




同文貼於北部桃園無刷同樂會
「該帖子被 crt 在 2009/1/26 下午 09:14:38 編輯過」